善思录:陆天然大金牛/文
有人的格局半径,只装得下眼前的工资单;有人的半径,却能圈住全球市场、百年未来,甚至人类共同的命运。就像李白写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时,心里装的不是某条小溪;毛主席在延安脱帽致歉时,念的不是个人面子——能成大事的人,早把“格局半径”拉到了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。现在生意这么卷,光拼努力没用,得先看看自己的“半径”够不够大。
一、格局半径有三层,你在哪一层?1. 空间半径:别困在“家门口”
华为被美国卡脖子时,任老爷子没把半径缩成“跟美国死磕”,反而把5G专利开放给全球——它的半径里,装的是“让中国通信站在世界顶端”的目标。这不是凭空来的,年轻时他徒步走遍大江南北,在甘肃看见工人用铁锹挖隧道,就暗下决心:不能让中国一直落后。后来华为成为全球5G老大,本质是把“企业小圈子”,扩成了“国家发展大圈子”。
2. 时间半径:别只盯“下个月”
展开剩余77%稻盛和夫接破产日航时,78岁了,别人都觉得他是来“收烂摊子”,它的半径却拉到了“日本经济重建”的未来。不裁员、教员工“利他”,两年把日航做成全球最赚钱航司。他说“当老板得先懂对错,再谈赚钱”,意思就是:别算这个月亏多少,要算十年后能不能留下东西。现在很多人做项目总急着回本,其实是时间半径太短,看不到“长期对的事大金牛,早晚会成”。
3. 事件半径:别只算“自己的账”
比尔·盖茨疫情时砸160亿搞疫苗,还说“不能让富国先抢”,它的半径里装的是“所有生命都平等”。他的基金会到现在救了1200万孩子,非洲疟疾死亡率降了60%。不是他钱多烧的,是从2000年建基金会起,他就把“个人财富”的半径,换成了“人类健康”的大圈——这种半径,才能做成跨越国界的事。
二、格局半径不是装的,是练出来的1. 被揍过的人,半径更稳
褚时健74岁种橙子,在哀牢山住了十年,土不行就改良,虫多就研究技术。有人问他“都这年纪了还折腾?”他说“人活着就得干事,干大事就得扛得住摔”。从“烟王”到“橙王”,不是他运气好,是挫折把它的半径摔得更实——没被打倒过的人,总容易把半径缩成“躲困难”,而他是把困难当“扩半径的垫脚石”。
2. 看透规律的人,半径更远
王传福2003年说要造车,全行业笑他“疯子”,但他看见石油早晚用完大金牛,新能源是必然。那时候没人信,他硬是砸钱搞研发,2024年比亚迪卖了427万辆,把特斯拉甩在后面。它的半径能拉到十年后,不是瞎猜,是天天研究全球能源格局——能看透规律的人,早把半径搭在了未来的轨道上。
3. 心里装着“传承”的人,半径更长
樊锦诗在敦煌守了40年,把30个洞窟做成高清数字档案,说“我们不是护壁画,是给子孙留文明密码”。她的半径里,没有“自己退休就完事”,只有“千年文明不能断”。现在很多人做工作只盼下班,其实是没把自己的事,放进更大的“传承圈”里——当半径连着过去和未来,做的事就有了分量。
三、现在做生意,得把半径“改一改”1. 组织半径:别再“管员工”,要“一起干”
海尔张瑞敏搞“人单合一”,把8万员工分成2000多个小团队,每个团队自己找生意、算利润。2024年海尔生态收入破1.2万亿,靠的不是老板管得多严,是把“公司控制圈”,改成了“大家共生圈”——现在的员工不想当“螺丝钉”,你的半径得容得下他们的“创业梦”。
2. 价值半径:别只“赚差价”,要“帮别人”
Patagonia老板直接把98%股份捐给环保组织,说“公司不是赚钱工具,是保护地球的工具”。这不是作秀,是把“股东利益圈”,扩成了“地球利益圈”。现在消费者不傻,你只想着赚他的钱,他就走;你帮他一起做有意义的事,他才跟你走——价值半径越大,客户粘得越牢。
3. 技术半径:别总想“征服”,要“一起活”
SpaceX搞火星基地,专门设计“生态循环系统”,不是为了装高科技,是怕人类去了火星,反而破坏那里的平衡。他们的半径里,没有“人类征服宇宙”,只有“人类和宇宙共生”。现在搞AI、搞生物科技的,要是只想着“垄断技术”,早晚会被骂;把技术放进“人类安全圈”,才能走得远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你的格局半径有多大,就能走多远。有人半径里只有“今天吃什么”,有人能装下“行业未来”,有人能圈住“人类命运”。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,不是飞得高,是翅膀能盖住更多地方。
以后搞事,别先问“能赚多少”,先问“我的半径够不够大” ——把自己的小圈子,放进国家的、时代的、人类的大圈子里,路自然就宽了。
作者简介:陆天然,法学硕士,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;现任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、中国自贸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;兼任全国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”首席专家库成员、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(简称:权工委)高级顾问。曾任新华社记者、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和国务院研究室(言实)互联网时代方法论课题组组长,著有《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》十二卷。
发布于:上海市美港通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